□文/张盛秋
是两年前采访的陈晓旭,当她左手执佛珠右手执精致的紫砂茶杯出现在面前时,有那么一瞬我甚至恍惚间感觉眼前就 是林妹妹——她依然小巧羸弱,一条乌黑的大辫子垂在脑后,一袭中式黑天鹅绒衣裙,不过忧郁的眼神在盈盈浅笑的映衬下多 了几分明朗与平和。她并不是个善于言辞的人,谈话时经常会有瞬间沉默,但是当提起拍《红楼梦》的过往,谈起她所醉心的 佛文化,她也会滔滔不绝。
临别时她送我一串檀木佛珠和一套她投资的佛教题材电视剧《了凡四训》的DVD光盘作为礼物。她说,相遇就是一 种缘分。
两年后的今天,当听到她出家的传闻及各种疑惑和议论之时,我真的没有任何讶异,感觉像她那样一心向佛的人选择 出家,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回首陈晓旭所走的人生道路,的确可以用“传奇”来概括——演活万众瞩目的林妹妹,白手起家创建起大型广告公司 ,长斋吃素早晚念经直至削发为尼。她是一个低调的人,但每一次看似轻巧的转身都令人惊讶,并留下一连串问号。
梦里她就是林妹妹
若说宝黛之间有奇缘,那么陈晓旭跟林黛玉也似乎是前世缘定的。
据陈晓旭讲,当年她的母亲在十月怀胎时,曾梦到一位白发老人对她说:你会得一个女儿,你要给她起名“芬”。因 为“”字在字典里查不到,母亲便给清晨出生的她起了“晓旭”这个名字。陈晓旭长大后听母亲说起此事,便找来各种版本的 字典查这个字,最后终于在《辞海》里查到了,是南方一种香草的名字(此解释与《辞海》中释义有出入——编者注)。后来 她又查玄学方面的书,晓旭这个名字的笔画意蕴是“万朵红云连旧府,一轮明月照前川。”此后陈晓旭开始有意无意地用命运 来解释生命中的种种偶然和必然,包括入选《红楼梦》剧组饰演林黛玉。
小时候的陈晓旭体弱多病,贫血使她不但纤弱而且苍白,没想到从小没少让父母担心的多病体质有一天却突然成了她 扮演林黛玉的独特优势。不过陈晓旭能结缘林黛玉绝不仅仅因为她的美丽和体弱多病,她身上自有的那股书卷气也是被选入《 红楼梦》剧组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演林黛玉前,《红楼梦》已经被她精读了两遍。在经典文学的熏陶下,14岁那年陈晓旭已经开始在杂志上发表诗 歌作品。当年能在众多竞争者中争得林黛玉这一角色,她在自荐信中夹寄的一首小诗也是使导演在万花丛中发现她的原因之一 。
接到试镜通知的陈晓旭并没有把这不同寻常的喜讯告诉她在鞍山话剧团的同事和领导们,而是请了三天病假偷偷地跑 到北京。她不愿将这些在他人看来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告诉别人,而更喜欢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努力去实现梦想。有时候, 陈晓旭宁愿将心中想法向夜空中的繁星诉说,也不愿轻易示人。在她的世界里,万物都有灵,它们能感知自己的一切思想,这 也是她后来信佛、皈依佛门的最大原因。
试镜的结果是陈晓旭一举被选中。《红楼梦》一拍三年,她在“梦”里真真切切地做了一回林妹妹。三年时间,在生 命的长河里也许并不算长,但对于沉浸于角色中的演员,真的已经是替那个角色活过一回,而对于本来就与林黛玉有奇缘的陈 晓旭而言,更是如此。
梦外,她游弋于商海
不记得是谁说过,这部红楼拍得奇,不知道哪里来的一群少男少女,戏拍完后又不知散去了何处,除了少数几人仍活 跃在影坛,大多数竟似从来没有过一般,消失得无影无痕,仿佛他们的出现只是为了演活这本奇书。
按常理,在演艺界一举成名后艺术之路应该从此畅通无阻,但陈晓旭继《红楼梦》之后,只又出演了《家春秋》中的 梅表姐一角,之后便彻底消失在观众的视野中——因为“林黛玉”太成功,在人们眼中陈晓旭似乎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陈 晓旭,戏路无法拓宽,她只有选择另外完全不同的职业。
陈晓旭感叹:《红楼梦》为我开启一扇门,又关上了一扇门,当我无法再进入时,只好重新开辟一条路。
当演艺的大门被关上后,陈晓旭也曾一度迷茫过,她说,一个人在迷茫的时候一定是智慧不够。那是上个世纪80年 代末,出国热正在盛行,美国成了很多人的首选地。陈晓旭也盲目地心动过,想去美国,但遭到拒签,后来她在朋友的建议下 到德国去转签。但当真的到了德国后,陈晓旭才蓦然发现出国其实是很愚蠢的选择,自己并不适合西方的土壤。她突然明白了 自己的根在哪里:“我是从小读古诗长大的,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就像浮萍一样无法扎根,无法得心应手应用从小积淀的文化 ,自己的出国就像缘木求鱼一样可笑,在那里,我是孤独的。”在想清楚何去何从后,陈晓旭悄悄地回到国内,此时的她已经 明白:从骨子里自己就是东方的,自己的明天在中国。
陈晓旭说自己一直有“房子恐惧症”,害怕拖着行李到处搬家的飘零感。正是这严重的“房子恐惧症”,逼着本来性 格内向的她走上了经商之路。
1990年底,陈晓旭的男友郝彤得知长城广告公司要对外承包,就想拉着她一起承包。陈晓旭一片懵懂地跟着郝彤 去与长城公司谈,结果对方一眼认准了她:“委托法人只能是一个,我们不了解别人,但是了解林黛玉。”陈晓旭就这样进入 了广告业。万事开头难,公司刚开始时,业务举步维艰。她手下除了几个大学生外几乎一无所有。她拿出自己仅有的3万元积 蓄,费尽周折才在一家酒店租了一间房子。一个月后酒店来催交房租时,公司还是没有一分钱的进账。正当陈晓旭急得团团转 的时候,吉林一家药厂听说公司老总是大名鼎鼎的“林黛玉”,给了他们一笔20万元的代理业务,按15%的比例提成,公 司终于赚到了第一笔钱,解了燃眉之急。
在这笔似乎是天上掉下来的生意中,陈晓旭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人需要诚信,做生意,信誉更是首要的。曾经饰演黛 玉的经历可能会在创业初期给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生意,但意外毕竟不可能经常上演。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和规模的扩大,“ 黛玉”的作用会越来越小,而信誉的作用则会越来越大,因为理性的客户更会注重考察公司的业务能力和信誉度。
在接下来的多年经营中,陈晓旭一直坚持诚信这一原则。1995年,陈晓旭和五粮液的合作使她的事业步入了快车 道,“名门之秀,五粮春”这句话就是陈晓旭的原创。经过多年打拼,陈晓旭创建的“北京世邦”已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近两亿 元的4A广告公司。
皈依佛门有志同道合的丈夫同行
虽然事业做得顺风顺水,但陈晓旭很快就发现物质财富的增长并没有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她变得越发忙碌 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父亲母亲不知何时已经开始衰老、虚弱了,好像随时都有离开的 可能。
1999年,她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录音带,感觉心忽然明亮了,对经中所描述的一 切没有丝毫怀疑,就像有人将她心中多年描绘的蓝图突然呈现在面前那样惊喜、感激。
两个月后,她听说净空法师在新加坡讲经,便立即飞了过去。“看着老法师慈祥光明的面容,我感到自己与佛法很早 就相识了。我问老法师:‘我可以做您的弟子吗?在我心里,您早已是我的师父了。’第二天,师父为我和妹妹传授了皈依” ,陈晓旭从此踏上了学佛的道路。其后,法号“华严居士”的陈晓旭每天早上以诵读《无量寿经》作为一天的开始,在入睡前 诵读《地藏经》,来检讨和忏悔自己当天的过错。她白天的工作很繁忙,但总会在午休时静坐30分钟恢复体力。学佛后她感 觉失败和成功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从中学到了什么,智慧是不是增长了,道德是不是提升了,而且越来越希望能做更多有 关智慧、道德、教育的公益事业。当时她即坦言:“我的人生目标是:在我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觉悟, 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全都赎罪,然后做一些好事。”
2007年2月23日农历大年初六,陈晓旭终于以剃度出家的方式隐身红尘之外。
对于她抛却亿万家财遁入空门,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不理解,但我想她的内心应该是安静的,就像即将紧随陈晓 旭出家的丈夫郝彤所言:“虽然她没有说,但我能知道她很平静,也很开心。”提到陈晓旭,郝彤已改口称“妙真法师”。他 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这是智慧圆满的结果,在我们看来,佛法不是宗教,而是教育。我们只不过换了一个身份,一 个名字。”
对于这样特别之人所作的特别选择,俗尘中的我们真的无需多言,唯有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