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题名:【风云Ⅱ】——水之崖,天之角
作者:水是鱼的泪
文体:诗歌
评点:
好吧,我承认,我还是喜欢诗歌押韵,虽然不用像近体诗那么严苛,但至少也要朗朗上口才好,长短不一,仄仄平平,音乐感和张力才能显现出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翻《中华新韵》,比起《平水韵》来说,不用分辨入声,实在是现代人的福音……
至于技巧方面,想象力当然很重要,此外建议学习通感、蒙太奇等手法。
我不懂诗歌,但知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几点浅见,不敢妄评。
评分:77
使用道具 举报
题名:【风云Ⅱ】蝶儿满天飞
作者:低吟浅唱
同上。
另,题目一般是诗歌的灵魂,或者是诗歌内在的主线,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代号,如果你的内容足够丰富的话。
评分:76
题名:【风云Ⅱ】迎风
作者:月下萧何
又是诗。请参照楼上的楼上。
风寒与冷和云淡风轻不是一个概念的吧?
我第一次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原来是为了风轻云淡,我还以为以为那代表不畏苦寒的意志来着。
前面都很有气势,最后大约是为了切题,生生蛇尾了。
题名:【风云II】甘心为茧
作者:安心若
文体:随笔
这是继那篇《如水之交》后,我看到的又一篇,比较满意的文。
不只是为文字,而是为这文字后若隐若现的那位女子形象,她百转千回的心思,她的抉择,她的释然,她的玲珑。
我曾在很久以前的文字里写过一句话,至今想来依然印象深刻:“如果这是一场瑰丽的梦境,也请赐予我长醉不醒”,那时是怎样想的,现在已经记得不大清楚,但我知自己曾那样走过,哪怕梦里无常,亦终是不悔。
而我一直觉得,真正愿意为之的事,便来不及丈量值不值得,就已然义无反顾。
只要自己甘心,何妨作茧自缚?
生活,本就是一场冷暖自知的旅行。
回到文字方面,有些细节让我觉得很遗憾,譬如第一段,请作者自己再读一遍,是不是会发现问题?如果没有,请跟帖,我会详细补上。
“10月的初,开始执笔写下这段文字,没有了如往常般在键盘下留下印记,只是握着一支笔,开始在白纸上书写。我从不设计文字,只任由笔端慢慢铺陈出一个世界,然后诱得你们进入,然后走出。”
评分: 85
题名:【风云Ⅱ】今生只为你落雪
作者:伊若黯殇
文体:散文
看到“。。。。。。”的出现,我除了无奈,只能无奈。
很多“你说”,很多“曾想”,当然,并不是说写文用这样的句式不好,恰恰相反,用得妙了,会很精彩,但放在本篇,前后连起来一读,便总觉得不对味,究竟是“我”担心,还是“你”害怕,或者两者都是?
那么,我只能很遗憾地说,这篇文字,就是一个人的怯弱的自言自语,是“我”想对“你”说,却未曾说出口,也永远不会去说的话,是陷在梦境里,吐出的呓语。
最后一段的慷慨激昂,情绪转换也就显得过于突兀。明明都是担心都在害怕,哪里突然出现的这种勇气?“今生”和“只”,这样的字眼太沉重,若前文没有铺垫好,便成了小孩子过家家的儿戏。
评分: 77
题名:【风云Ⅱ】缘
作者:花相容
这跟“风轻云淡”有关系?还是作者想表达的是,对聚散离合能看得风轻云淡?
若不是,那么跑题了;
若是,那么,头重脚轻了。
花了太多笔墨说网络中相识是一种缘,甚至还出现了结论性的句子
——
因此,纵使你我今生无法相见的我在网络上结识的人儿们,我们还是有缘份的。 最后一段,就显得太过轻飘。离题万里,这样一句已扭不回来。
而且,若要写“离别”,归在“风云Ⅰ”大约会更好些。
评分: 75
评完以后才被告知居然要我来分文体,这真痛苦,尤其是散文与随笔,实在没办法分个泾渭分明,对我的分法有异议的,敬请指正。
统计了下字数,居然超过了4000,这对几月没动笔的我来说,真是巨大的挑战。
真是想不到我会用这样一种方式再次出现在风云。
偶然看到逾梵的个性签名:别离風雲 我整整痛哭了一夜 哪一天哟 我能再用我的妩媚装饰我的笑脸回忆 曾经的 風雲缘
是很久没说过一句话的人,也没有想法要再去攀谈,却不妨碍我理解这种感觉。
当初离开,至今也没后悔过,只是偶有想念,即便生活已然面目全非。
过去的人,就安安静静停在原地好了,任我走得再远,回首之时,依然能微笑,或者哭泣。
看到十三在好友印象里描述我“永远的丫头”,霎时眼眶潮湿。
看到一个熟悉名字会忽然怔忡。
不知道大哥好不好,会不会怪我这么久都不联系他呢?
不知道那些日子,还会不会有人如我一样,躬身退场,却念念不忘呢?
2007-2011,跨越太长,言语太贫乏,不能道出万一。
谨祝那些人,依旧安好。
签到天数: 92 天
[LV.6]常住居民II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ㄣ烟雨风云缘 ( 湘ICP备13004676号-2 )
GMT+8, 2025-5-10 00:47 , Processed in 0.058544 second(s), 17 queries .
以天地为丹青,風雲为笔墨,我们在有生之年共行!当年华老去,这里还有记忆留存……
© 200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