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344|回复: 3

舍得老师【浅论解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15 14: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论解诗(周六讲座手记)

《四溟诗话》里有句话是“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这话说的挺悬乎,那诗到底是可解还是不可解呢?也有人说“诗是不可翻译的”,那么诗到底能不能翻译呢?当然,这里的“翻译”指的还是“解”。我经常应邀做一些诗的点评,也就是“解诗”的事。当然,也常遇到这种困惑:诗,到底可解不可解呢?



曾有的人写了首诗,拿出来给人看,求人家给评评。有的人说的,给说到他心思里了,他高兴,会说真乃解人也,知音啊。有的人指出了他诗里的一些“毛病”或批评了他的诗,或从另一角度来解读了他的诗,他便来一句“诗是不可解的”,搪而拒之,甚至反唇相讥。“诗是不可解的”这句话,常常被这么利用着。



其实,这确实是个没有定论的事。诗可不可解,要从诗之本身的性质来看的。诗不可解,是有不可解的道理。因为诗歌语言的要求是凝练含蓄,意味隽永。经常表现的“言近而旨远”,或者“言在此而意在彼”。诗的语言特点是这样,这表现的常常飘逸于正常的理性之外。所以,对“性情”特点很强的诗来说,进行非常理性的分析点评,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但是,从古到今,诗,从来都是伴随着诗评而来的。有诗就有评,除非你把它藏在自己被窝里不拿出来给人看。从某种角度看,诗,还是可解的。尽管诗是用诗的语言特点来写的。但诗语毕竟不是火星文,诗语再凝练,那也是要符合人们思维习惯的,至少,诗歌的语言要符合人们日常的普适审美习惯。不合乎这种公众审美习惯的,那就是不好诗,甚至,那就不是一首诗,还谈什么可解不可解呢?



今天,就自己所做过的大量的诗之点评所得到的体会,来和大家具体交流一下关于解诗的问题。也就是诗之赏析的问题,说说角度,说说方法,也说说如何发现美,如何发现不足。



我对上面“可解不了解”这问题的结论是---这世界上就没有不可解的诗。除非,除非你真的是来自火星。即使你真的来自火星,那俺也会追到火星上去,先搞懂了你的火星文。然后再来解你的诗。那么就是说,诗,还是可解的,也必然是能解的。当然,任何一首凝练蕴味的好诗,你用散文般的语言去给它翻译过来,都会变的哑然失色。即使你的散文语言极其卖力地表现优美和豪华,但,那也将失去了诗所独有的那种美的意味。因为,那会失去了诗的灵性,那会打乱了诗的神韵。你表现的最多是一种散文的美感,但不是诗感。从这点看,诗是不可翻译的,至少,不可以用非诗的语言去翻译的。所以,赏析诗,首先要有一种诗感的品位,要进入诗意的境界。用诗的思维,用诗的感触,用诗的语言来读它,来品位它,那么,自然也能“解”了它。换句话说,这种解,其实就是一种消化,一种融合,一种享受,一种和谐。



我们赏析诗作,我们用上面的方式赏析诗作,首先要确认以及确定这确实是一首诗。是不仅有诗之外型也要有诗之诗味的一首诗。有的人写诗,把随随意意的一些话,分成了几行,甚至连韵律都找不到,他就愣说这是诗。有的人,甚至连话都不好好说,很完整的一句话,生生地切开几段分成数行,他把这也叫成是诗。别人要是看不懂,那他就自鸣得意的说,这是什么什么流派的,诸如那传说中的“梨花体”。所以,对这类畸形的,毫无美感的变态游戏,理都不要去理,更无须费力去解它,何况去赏析它了。我们这里修习讨论的重点,是古典诗歌范畴,特别是近体诗以及词。这是诗歌范畴中的顶端形式,起码,对形式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这是由这种诗歌体裁性质决定的。所以,欣赏这类作品,首先要注重的是,要合律合法。



这类体裁第一要求是不要出律,不要离谱。比如写七律,就必须要有七律的格律。出律了,押错韵了,对仗不工了等等体裁上的错误,先改过来再往下面说。至于诗意的好不好,那是后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形之不正,何谈其神呢?试想,如果按照古时科举考试时的做法,那要求更严。那时几乎所有的平声韵字都要记住的,要知道哪个字是哪个部的,可押还是不可押。错了一点点,则立即被判为零分。多年的寒窗苦读都将付之东流。今天,我们没必要这么苛刻,但是,格律诗要合律,这要求不算过分。你写的就是格律诗,不按律来,你就别标称这是什么七律呀,七绝呀的。这些名字很好听,很高雅,是吧?但是上帝没有免费的午餐,好听的背后是要付出代价的,写好这些近体诗的前提,是需要努力刻苦学习的。



还有一些观点,就是什么不能以辞害意,不能以律害意,等等。这些观点都是为自己的马虎为自己不通律或不熟悉律所找的借口。格律形式,根本就不会对诗意构成任何妨害。你找不到合律的好语句,你对仗不工,你出律,你炼不出好字,那是你诗学不精,那是你文字文化底蕴不足,你要做的,是潜心修学,丰富自己,而不应该去责怪格律本身。嫌它不好你大可以去写别的诗歌体裁或其他文体,何必非要标上七律五律的呢?东北地区有句俗话叫“睡不着觉赖炕歪”,呵呵,就是这道理。



格律是体裁,它起的是承载的作用,诗意是诗的灵魂,是格律所托起承载的东西。一个是具象,一个是抽象,一个是看的见的,一个是摸不着的。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物是,所以,是不可比较的。所以,谁先谁后的问题,谁重谁轻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虽然诸多人都在争议这个事,其实,这根本就无可争议。所以,赏析诗词,就是要以合律合谱为第一位的,这是程序,是前提,根本就不是谁轻谁重的事。合律,往下看,不合律,先去修了,合律之后再往下看。律都不合谈什么诗意。



上面对合律的问题谈的挺多,这是对近体诗这种文学艺术本身的一种尊重。其实这是一种态度。尊重它,熟悉它,亲热它,才能更好地使用它,驾驭它。我平时赏析诗词,比较重视的是诗词的结构问题。这也是我在讲座中多次专题讲到的问题。一首诗之优劣的评断,其实主要取决于其基本架构是否合理,是否稳固。所谓诗之结构,换个说法,就是诗之章法。近体诗经典的章法,是起承转合。学习写作时要熟悉它,并且要掌握它。那么在赏析的时候,当然也要特别重视它。结构不稳,诗必然塌软,必然散漫,那么这种塌软散漫的诗体,能表现出多么精妙出彩的诗意呢?不可能!



说白了,所谓的起承转合,要求的就是一种变化的,一种变化的完整过程。是表现诗意所应该达到的一种效果。是符合人们日常审美习惯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开端,有过程,有高潮,有结束的,诗意的表现手法,同样如此。比如写一游春之作,我们可以先写到野外的景致,扑面而来的春色,也可以做为开篇让春色破题而来。这就是起承转合的起啊。



春来了,春色在,那么我们就去踏青,就去游玩,或者,我们再接下来写出,春色是如何来的,通过什么我们看到了感觉到了春色,这就可以再做具体的描写了,或者把比墨泛开,铺染而写。写翠柳,写黄莺,写蝶舞,写笑声,尽可写来,这就是对起句或起联的承接啊,这就是起承转合的承。



如果,起句写了春色扑面而来,承联呢,还是写春色扑面而来,罗嗦不?烦不?起和承之间,就要有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一种续接。诗法要求你承,其实不是哪个人规定的死框框,而是千百年来,前人们总结出来的审美的习惯和普适标准。它是一种客观规律。章法限制人吗?章法阻止了你的思路了吗?没有,它只是给你提供了一条合理的途径。不止是写诗填词,其实,你做任何事都是这样,有起就有承,刚起头你就结束,可能吗?刚起跑你就转弯,合适吗?不合适,小心崴了你的脚脖子!重视章法,其实重视的是客观规律,更重视的是自己的存在价值。



说的挺严重是吧?其实,对于一首诗来说,章法的重要性,就是这么严重。诗有转,诗有结,诗须有完整的一个变化的序。具体的章法变化和手段,我会在以后每周四的诗学教程里一一具体的介绍的,这里,我们首先要重视起它来。看一首诗写的是否成功,重要的是看它的结构。结构稳了,再去看什么其他的韵音。还有,律诗中,中间两联的对仗句,其实也决定着诗之结构的稳定与否。这两联就是颔联和颈联。很多初学的朋友,只是注意对仗的是否工整了,往往就忽略了这两联之间“意”上的错落。



转联不转,或者转联转的不够,都直接影响到诗的结构的工稳程度。这两联,是律诗的核心部分,一定要格外用心雕琢。尤其在句式上,要留心句式的变化。也就是说,在造句上,例如前面一联是2221,后面一联就尽量避开这种2221的句式,句式的变化显示的是一种错落美,也就是一种动感美,它是近体诗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如果我们看到一首诗,读来后,虽然字词上用的很华丽,但还感觉到语气上单调的很,那么,多是这种句式的呆板所造成的后果。



写作或赏析一首诗,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不可忽视,那就是诗的押韵。我这里还借用《四溟诗话》里的一段论述来说一下:“诗韵贵稳,韵不稳则不成句。和韵尤难,类失牵强,强之不如勿和。善用韵者,虽和犹其自作;不善用者,虽所自作犹和也”。诗乃韵文,诗之所以称为诗,那是因为它必须有韵,所以,诗之美感的体现,也多是表现在音韵之上了。格律的平仄分布,其实也是一种韵律的表现。但是,因为是格式化了,可以忽略不说。重要的,是要说说韵脚所押的韵,对诗的影响。



我们平时说话,所用的不同的腔调表达的就是我们不同的情绪和情感。那么,诗韵所表现的,也同样有这样的效果。所,不同的情绪表达,其实是适合不同的韵部的。韵部选的不合适,也会给我们带来赏读上的不适感。一般的经验而言,我们在表达忧愁情绪的时候,多适合选用“尤、侵”这样的韵部字;在表达快乐、欢畅、舒适的时候,我们就常常选用“覃、东、江、阳”这类的韵。我们参考一些诗话,来看“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莫草草乱用”。



这个韵的情感倾向问题,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但是它却常常带给我们阅读时的不适,而我们却不知道不适的原因在哪里。这个问题,在我们面对限韵的诗作时,就得注意了。给你一个上平三江,限韵做诗,如果你非要写的悲悲切切,愁肠百转,那也不是错,但是,却肯定会带来一些不适的。这,就是韵所带来的影响。我们赏析阅读时,也要注意,作品的韵,是否是构成和谐美感的要素之一。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必须说到。那就是诗之立意。魏文帝言“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为卫”。苏东坡言“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茶余客话》中言“诗以意为主,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云烟泉石,金玉锦绣,花木禽鱼,皆散卒也。以意遣之,则无不灵。如李临淮之壁垒一新,帅为之也”。



我们说立意,简单点说,首先要知道自己想写的是什么。所有景色的铺垫,所有异乡的选取,都要以自己想要表达的这个“意思”为中心。每一句,每一字,都要为它服务。诗之谋篇布局,诗之形式的雕琢,都是为了表达它。诗之炼字,也是为了使它提炼的更精彩,更出神。那么,立意,其实就是诗意一定要注意的了。写春,就是写春,别给扯到秋冬去,写欢乐,就是写欢乐,别把诗意给带到哀愁去。立意是要求,简单明确,千万千万不要复杂化。



每一首诗,那就是一个“意”,这“意”就是国王,一国不可有二主,主多了,就要打起来了,那“国家”就要乱了。这个国,就是你的诗。



其实,说诗的写法,也就是在说诗的解法。用写诗的思维去解读诗,那么诗也就不是不可解的了。一般的来讲,都是要从上面这几条看起,也要从上面说到的这几条写起。作为赏析来说,比较推荐的方法是,以诗解诗,以诗思来读诗。



一,解疑析难,那就是对诗中的重点背景,人物写作背景环境要尽可能的了解。

二、互相生发,是拓展诗词意境的时空天地,每一个意象就是一个世界,在一粒沙子里去寻找一个世界;

三、比较对照,同样的话题,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互相参照。四,指出要点,赏析,就要找出看点,把赏析的结论和看点指出。或指导,或切磋,或交流。



关于解诗的话题,今天就谈到这了。祝大家快乐!


楼主热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18 14: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不学不知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19 02: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以后有学习的地了
深藏功与名  发表于 2015-5-1 12:35:57
好文章,内容文笔犀利.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肉牛 http://www.xmt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ㄣ烟雨风云缘 ( 湘ICP备13004676号-2

GMT+8, 2024-4-20 13:06 , Processed in 0.047227 second(s), 20 queries .

以天地为丹青,風雲为笔墨,我们在有生之年共行!当年华老去,这里还有记忆留存……

© 2009-2020

广州入户 达穗人力资源(广州)有限公司 达穗建筑咨询(广州)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