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003|回复: 1

晚节渐于诗律细——《晚籁集》点评隅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2-4 00: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节渐于诗律细
——《晚籁集》点评隅举

  寓真先生,原本素心人,机缘凑泊,不期然间竟做了几十年的高官,然而“君子之仕,不宜高下易其心”(苏辙《张士澄通判定州》),在大法官的位置上他这个“致仕散人”并没有“逐物意移”,依然保持自然本性。于职司余暇,遣兴抒怀,寄情翰墨。以致诗人、学人的声誉高过了高院院长的名声。不过,毕竟在其位须谋其政,角色限定,繁文缛节、规矩绳墨是少不了的。因之,心身总不免有所拘囿。

  角色转换形神萧散

  退休之后,角色变了,心境自也不同。这在《晚籁集》中表现得相当充分(《晚籁集》是诗人“退休之后二三年中所作,多数未曾发表”)。其开篇《晚籁》诗云:

  逍遥山右大河滨,踏破藩篱放眼新。

  笔墨苍苍堪傲世,衣冠楚楚几完人。

  归来闲事抚琴剑,谢绝尘缘远鬼神。

  目尽夕阳云鸟稀,惟闻天籁至纯真。

  首联状写诗人退休后的或一情境,仿佛诗人优游自得地漫步河畔,穿过一道道篱笆、木栅,放眼看去,尽是一派新颖奇妙的景象。其间,有人、有景,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然而,这还只是的表层意象。妙在实中有虚的象外之致:“逍遥”,自然意味着退休后角色转换的适意。“藩篱”则颇耐寻味,这一“兴象”似不可拘泥字面意义,毋宁说它更富于“界域”“屏障”之类的抽象意义。虽然,“藩篱”不似“樊篱”,并无贬义,但为官自有为官的限定。在位时的所思所为必得有所遵循,有所忌避的。如今不在其位,自然无此羁縻了。为官时清规戒律的界域可谓是“踏破”了。“放眼新”,这一个“新”字,环境新,交游新,思虑新,心境新、境界新,……给人无穷联想,显示了诗人退休后的旷达与欣幸。颔联异峰突起,遽以凌云健笔、诗文名世自雄。看似奇兀,实则诗人旨在凸显人的潜质、内蕴,以反衬对句之意蕴,即以苍劲有力、形同天籁般的率真诗文与伪饰下的道貌岸然侪类形成鲜明对照。对那些徒有其表者流甚表睥睨。这一联写高下。接下去,颈联写好恶、亲疏、即离。出句化用陶渊明诗意,以“归来”拟退休,陶渊明有句云“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和过主薄二首》)与此意蕴相埒。“琴剑”,琴与剑。两者为古时文人随身之物,“琴剑”,与陶渊明所说读书弹琴的“书琴”“闲业”相仿佛,实为文人的象征,诗人以这一固有的古典意象,隐喻其身份的改变。同时见出诗人的艺文雅兴。有所近,有所远,有所为有所不为。出句“抚琴剑”,对句“远鬼神”。亲疏、好恶、爱憎判然分明。“鬼神”,盖指卑劣邪恶势力或人物。而做到“远”,端赖“归来”(退休)“谢绝尘缘”的缘故。尾联呼应首联,也以景语出之。夕阳西下,云静鸟寂。对应首联之“眼观”,此处则是“耳闻”,与看到的“新”相对,这里听到的是“真”。“惟闻天籁至纯真”,词调看似冲淡,实则寄意遥深。透露了诗人桑榆晚景之年仍执着于以“真”为至境的人生信条,和对纯真心性和至情的崇尚与追求。此是景语更是情语。以天籁自况,点出题旨。宋王禹偁《村行》有句云:“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峯无语立斜阳”晚籁,傍晚时的各种天然响声。诗人以此隐喻退休之后迟暮之年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和诗文旨趣,让人想到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之境界。全诗夹叙夹议,有景有情,对仗工整,句中自对而又两句反对。大抵都是反义相对,出句与对句绝无“合掌”之嫌。

  此集中还有不少抒写退休闲适心境的妙句,如:

  开窗一笑问春寒,闲适方知天地宽,(《春兴八首》之一)

  致仕散人随所安,何须对镜惜朱颜。(《春兴八首》之六)

  寒尽催年似掷梭,壮怀无谓老消磨

  三年局外教条少,千古书中真学多。

  若使性天蒙化育,自然心地息风波。

  归来元亮何曾料,留得人间不朽歌。(《尾声》)

  归去三餐有薯豆,何当万里羡鲲鹏,

  短墙小院门长闭,不是钓台亦子陵。(《冬咏八首》之六)

  与一般因退休而备感失落者大异其趣,这里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淡定、疏放。

  仁心常在行道清议

  退休后省心多了,尤其省却了许多必亲力亲为的职事。然而,作为一个诗人、文化人,骨子里还葆有中国士子的忧患、责任意识。诗人曾在一篇文章中就他那名为“行道岭”的故乡生发感想,对儒家的“立身行道”精神备极赞赏,以故,诗人虽已无体制上的职分,却有着对“人道、道义”的自觉担当,《晚籁集》中就多有对国事民情的议论,以此履行一个学人“不治而议论”的社会责任。

  秋兴八首(之二)

  秋林蓦见尽霜容,感绪纷然满露丛。

  富豪洗钱迁海外,劳农失地浪城中。

  财亨愈显不均患,物博何堪暴殄空。

  愧我在官还袖手,关河自古事无穷。

  在这首诗中诗人由秋霜起兴而感怀世事之严酷。直抒胸臆,痛诋时弊。颔联以富豪与劳农对照拈出两类畸变世相,一面是巧取豪夺的富人移居海外安富尊荣。一面是无地可种的农民涌入城中浪迹市井。一“海外”,一“城中”,都是畸形社会中产生的怪胎。富豪、劳农两者看似都在寻梦,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这两句明白如话,却是言近旨远,实中有虚,不乏韵外之味。在状写现实情境的同时,寄寓着诗人强烈的爱憎与悲悯情怀。颈联直指社会痼疾的症结所在。经济发展,财富增多了。但因为社会财富大量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越发显出贫富不均的所招致的弊端。丰富的物质资源也经不住奢靡无度的耗费。于此,诗人忧患、愤激之情沛然溢乎纸上。尾联自嘲自宽,面对如此严酷现实,反诸自身:我当初身居官位(诗人曾任高院院长、省人大副主任),尚且袖手尸位,如今唯有愧疚。流露了诗人忧患国是而回天乏术的痛切心情与无穷感喟。最后说,亘古至今不公、不平之事就有许多,又奈之何?关河,系诗人故乡武乡河名,此处当泛指家国。

  《晚籁集》中表现类似内容的诗句俯拾即是,如:

  民生通货频飞涨,腐败膏肓愈入深。(《冬咏八首之四》)

  不许民心仇奢富,何曾天眼睇贫穷。

  怨声到处凭谁问,野树荒村啸北风。(同上之五)

  风气靡然儒雅沦,畸形世造畸形人。(《春兴八首》之七)

  时闻巨富金如土,正捧明星热愈狂。《《夏吟八首》之三》

  华都何处识耕桑,酒肉膻腥脂粉香。

  嫁与金钱亡艺术,标高身价岂文章。《同上,之四》

  每言及社会弊端常难掩愤激,常词语峻切。流露出诗人对国是、民瘼的关切热忱。

  寄情诗文游艺翰墨

  如果说在职期间读书写作尚属职司余事,难得从容为之,那么,卸职之后,就其诗文癖好而言,可谓得其所哉。由此,诗人出离人爵进入天爵之境,体验逍遥之余,可以自由而深入的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艺文韵事了。所谓“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清.黄景仁《呈袁简斋太史》)文章与仕宦之间,或许以诗文鸣世是寓真先生所更为看重的。

  杂诗五首(之三)

  雪落初春寒峭侵,

  长安西望意萧森。

  退休忽觉人中冷,

  思考始能诗里深。

  战国策携尘旅读,

  花间词对夜灯吟。

  为文却恐雷池越,

  欲说民生费酌斟。

  退休人冷与春寒料峭相照应,把天时与人事,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退休感觉如时令的“寒峭”,都城的“萧森”。使一个“冷”字有了着落。然而,这种境遇却赋予了诗人另一番天地。在心神虚静、冲融和易情境中得以在作诗为文中思致缜密。人情冷而诗意深,更能属意于诗文载籍的读写生活。《战国策》,《花间集》,泛指诗文载籍。志于道,游于艺。虽说诗人有了抒发情志的余裕,但为文摛藻还得有所忌避,对于关涉国计民生的问题,尚须斟酌辞句。此诗临了还能见出诗人的自律和某种程度的局促。然而,毕竟心身都少了许多束缚。在吟诗问学方面诗人倾注了很大精力,就中,我们看到许多表现优游于诗文翰墨间的妙句。

  短志苦于充大理,余才乐得做诗翁(《秋感八首》之一)

  (大理:即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此为谦辞,犹言志向不高,难为高院院长。)

  劳勤事业国而家,意气文章酒也茶。《谢职闲吟》

  美盛人生不可长,但吟旧句寄微茫,

  正当势焰京华贵,徒使文华蜀锦张。(《小年在京》)

  文章傲骨铸成久,市场洪流融入难。

  检点诗笺又满箧,不宜时尚送谁刊。(《庚寅正月闲笔》)

  灿烂每怀唐社稷,雄深惟学汉文章,

  著述岂为他人读,自写心胸兴味长。(《雨夜有思》)

  敲字万千凭电脑,行年七十始临书。

  登高能赋才安在,落纸如烟乐有余(《学书有感》)

  退休聊赖吟诗乐,著作方知出版愁。(《数九感事》)

  文章由性聊闲写,出版拖时避热销。(《杂诗五首》)

  如上云云,显示了诗人优游于诗文翰墨间适意与自得。

  温婉古意,寄托遥深

  在《晚籁集》中,偶或也能看到一些抒写情爱的章句。这不奇怪,人类对爱的情感需要如同亲情、友情一样,是贯穿于生命始终,不因年齿的增长而消泯的。对爱的执着、向往、追求往往是人性美的真情流露。诗人于此既情感深挚,又笔触温婉。每以拟古、仿古的古意寄托情思,读来,韵味悠长。

  秋感八首(之八)

  空存万卷一胸中,跋涉风霜路已穷。

  北寺月来花影乱,西厢人去艳词空。

  诗心孤独草虫噪,情爱凄凉秋树红。

  总为双飞无凤翼,寄言只向故墙东。

  这仿佛是一首怀人之作。大约诗人故地重游,寄居某寺,入夜步出居室,触景生情,嗟叹虽然满腹诗书,却已是风霜饱尝的晚年了。面对月照花影,人去屋空的夜景,感慨莫名。想到当初鱼雁传书,而今诗心寂寞,周遭只有一片虫鸣,情思爱意一如秋树凄清。既是暌隔无由会晤,所以只好独自沉吟寄托对远方伊人的怀念。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为化用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句意,感叹无由会晤,心灵相通。一为“故墙东”,《孟子·告子下》:“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谓宋玉东邻有一女,姣好为楚国之冠,登墙窥视宋玉三年而宋玉不与之交往。这里“故墙东”,当化用宋玉文意,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诗中说后会无期,离怀难遣,只好心仪默念向她遥寄情思了。再如:

  无题用李商隐韵

  寒俏春朝寒俏风,征尘南北梦西东。

  彷徨何奈云山隔,思念惟凭青鸟通。

  侧耳莺啼斟薄酒,低眉芳径避残红。

  莫嗟人老交游冷,一缕温馨系断蓬。

  李商隐《无题》诗如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诗中所抒写的是诗人曾与所钟爱的女子一夕宴饮,旋即应官而去的怅惘之情。寓真这首诗用李商隐诗韵,不惟诗韵,其意蕴也有拟古寄情的意味。此诗当写于旅途或寄居他乡之时。抒写了诗人系念远方伊人的深挚情愫。

  春寒料峭晨风里,四处奔波只有幽梦相随的诗人不禁伤感,想往而却行动迟滞,都因为路途迢递,云山阻隔。只能凭信息互通款曲。回想往事,昔日情境宛在眼前:伊一面在他耳畔低语,一面为他斟酒;相偕漫步在游园花丛中,小心翼翼地唯恐踩踏落花。(“莺啼”此处似隐喻伊人细语。)一番情意缱绻回想之后,面对现实,差可欣慰的是,不必慨叹老来人情淡漠,远方那脉脉深情的牵念就足以慰藉我这个身似飘蓬的人了。“断蓬”:漂泊无定,行踪不定。王之涣《九日送别》诗:“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宋柳永《双声子》词:“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

  此外,在其它一些篇章中也有此类情怀的表述。如《秋感八首》之七》有句云:

  昏沉老眼虚无境,痛切柔肠未了情。

  吟意满怀皆落叶,更谁结伴上长城。

  这里,似乎抒写了诗人淡漠世事,惟有旧情萦怀、知音暌违的凄凉心境。南朝梁何逊《赠诸游旧》诗:“新知虽已乐,旧爱尽暌违。”似与此意蕴相侔。

  在《晚籁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古典诗歌的语汇。这一现象值得稍作议论。

  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中,诗歌语汇一面在随着时代前进不断有所增益与筛汰,另一方面经由历代诗人精心锤炼,历史的积淀,形成了一套特有的诗歌语汇,其意旨不因时变而消融,有其相对涵容性、稳定性,在叙事状物、表情达意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后人常常借这些具有现成意义和习惯用法的语词,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思想感情,引起人的定向联想。旧体诗中若无这些词语的融入,尽皆时兴词语,其诗作就难免流于浅白、伧俗,诗的韵味就会大打折扣。正因为如此,在一定意义说,这些词汇,不仅是旧体诗的必备元素,其运用的娴熟程度也是诗人旧体诗素养的标志。从以上征引《晚籁集》的诗句中不难看到,诸如“琴剑”(象征文人身份)“潇湘”(不惟地域,也是美的意象)“扁舟”(消闲状)“长安”(并不一定指真正的长安,而是指代国都)“杨柳”(积淀有惜别的情感。)“断篷”(表达游子之离思)“秋风”(往往兴起倦宦思归之意)等等,这类词语比比皆是,它们对丰富诗作的蕴涵、韵味,增强诗作艺术表现力是大有裨益。

  这是就语言形式言,是前人曾经运用过的,也可以称为语典。还有一类为事典,即其出处与某一故事有关。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晚籁集》中这类典故甚多。如“蝶梦”(庄子),“九歌”(屈原),“三顾”(诸葛亮),“海棠妆”(苏轼),“故墙东”(宋玉),“兰亭修禊”(王羲之),“归来元亮”(陶渊明)等等。不论明典、暗典、翻典都既师其意,又能即旧为新,运用自如,不露痕迹。大有“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之概。

  《晚籁集》中是一色七律。它们显示了寓真愈益深湛的艺术造诣。刘熙载《艺概-诗概》云:“律诗声谐语俪,故往往易工而难化。”寓真不惟深于律,俾能对仗工整、声韵谐和。而且不粘不滞,“工而能化”,故能开阖排奡,转掉自如,气韵生动。七律作为寓真一丛晚秀之花,真可谓是“晚节渐于诗律细”(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写得越来越精粹了。

楼主热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3-6 14: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不知,谁是愈真先生?,,,俺若有时间百度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ㄣ烟雨风云缘 ( 湘ICP备13004676号-2

GMT+8, 2024-4-28 02:40 , Processed in 0.045543 second(s), 20 queries .

以天地为丹青,風雲为笔墨,我们在有生之年共行!当年华老去,这里还有记忆留存……

© 2009-2020

广州入户 达穗人力资源(广州)有限公司 达穗建筑咨询(广州)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