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226|回复: 4

做客和作客的区别是什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3-28 22: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作客”“做客”两重天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作客”——“动寄居在别处:~他乡”;“做客”——“动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到亲戚家~”。可见,同样是“客”,但“作客”与“做客”享受的待遇不同,内心感受也不一样。

  “作客”或四处漂泊,或寄人篱下,“独在异乡为异客”,那感觉真可谓“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了。而“做客”无论是应邀光临还是主动拜访,一般都会受到款待和礼遇,宾主在良好的氛围中相处,“做客”者是不太会产生内心的失落感的。可见,“作客”与“做客”,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敦煌曲子词《长相思》三首之三:“作客在江西,得病卧毫厘。还往观消息,看看似别离。”两例中“作客”都指寓居异地,“作客”也都不能写作“做客”的。

  二、然而,“作”“做”本是同根生

  从文字史上看,“作”先出,“做”后起。明代字书《正字通》认为:“做,俗‘作’字。”王力先生则认为“做”是“作”的分化字,即“做”分担了“作”的部分职能。如今,在表示支配具体事物的行动时,确实应用“做”而不用“作”,如“做一个凳子”“做一件衣服”等。但是,在“充当、当成”这一义项上,两者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界限。就拿《现汉》举例,就既有“作保”(当保人),又有“做媒”(当媒人),既有“作陪”(当陪客),又有“做东”(当东道主),等等。

  三、《规范》词典荐“作客”

  《现汉》明确区分“作客”和“做客”,但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却不收“做客”只收“作客”,释义为“旅居在外或到亲友家拜访”。这显然是将“做客”合并进了“作客”。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明确“作客”与“做客”是一组局部异形词。【作客】①动到亲友家拜访△到朋友家作客。②动寄居异地△异乡作客多年。【做客】见“作客”①。现在一般写作“作客”。

  三种处理方法,《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得最清楚:“到亲友家拜访”用“作客”和“做客”都行,推荐使用“作客”;寄居他乡则用“作客”不用“做客”,“万里悲秋常作客”不能写成“万里悲秋常做客”。

  若按《现汉》的归纳,会让一些经典作家作品非常尴尬。如巴金《随想录》:“小说家水上先生也是我的一位老友,十六年前我和冰心大姐曾到他府上作客。”

  《“长官意志”》:“最近有几位法国汉学家到我家里作客,闲谈起来。”又《关于丽尼同志》:“1947年我去台湾旅行曾到台北他们家作客,当时烈文在台湾大学教书。”沈从文《一个妇人的日记》:“宋嫂子说:‘听说是回娘家做客去了,我怕呢不会回来的,你婆婆还留我做伴。’”又《绅士的太太》:“有时顶小的少爷,一定得跟到母亲做客,总得太太装作生气的样子骂人,于时姨娘才能把少爷抱走,”但沈从文也用“作客”表示“当客人”,如《凤子》:“不到一会,墙外那一个,便被主人请进花园里了。第一次作客,就是从那一道围墙跳进去的……”

  知侠《铁道游击队》:“有时披着汉奸皮的伪人员,也趾高气扬的坐下作客。”

  总之,“作客”与“做客”是局部异形词。“作客他乡”不能写作“做客他乡”,但“去亲戚家作客”和“去亲戚家做客”都可以。在表示“到亲友家去拜访”时,“作客”与“做客”是异形词。我把它们的用法归结为四句话:

  万里悲秋常“作客”,

  亲友相会常“做客”。

  “作”“做”本是同根生,

  《规范》词典荐“作客”。

楼主热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22: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客”“做客”两重天

  王应华

  江苏省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说:“在访俄期间,我在莫斯科认识了来自贝加尔湖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他请我到他家去作客。”

  文中“作客”是“做客”的误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作客”——“动寄居在别处:~他乡”;“做客”——“动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到亲戚家~”。可见,同样是“客”,但“作客”与“做客”享受的待遇不同,内心感受也不一样。

  “作客”或四处漂泊,或寄人篱下,“独在异乡为异客”,那感觉真可谓“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了。而“做客”无论是应邀光临还是主动拜访,一般都会受到款待和礼遇,宾主在良好的氛围中相处,“做客”者是不太会产生内心的失落感的。

  可见,“作可”与“做客”,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两者当然不能混为一谈。上文“我”受到斯杰潘老人的盛情邀请,是不能用“作客”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22: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说“当客人”不可“作客”
  
  王宗祥

  
  表示“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确实可用“做客”,如沈从文《一个妇人的日记》:“宋嫂子说:‘听说是回娘家做客去了,我怕呢不会回来的,你婆婆还留我做伴。’”又《绅士的太太》:“有时顶小的少爷,一定得跟到母亲做客,总得太太装作生气的样子骂人,于时姨娘才能把少爷抱走,”但沈从文也用“作客”表示“当客人”,如《凤子》:“不到一会,墙外那一个,便被主人请进花园里了。第一次作客,就是从那一道围墙跳进去的……”
  
  巴金用“作客”表示“当客人”的例子更多。《“长官意志”》:“最近有几位法国汉学家到我家里作客,闲谈起来。”又《关于丽尼同志》:“1947年我去台湾旅行曾到台北他们家作客,当时烈文在台湾大学教书。”又《三次画像》:“座谈会结束以后,画家有一天到我家来作客,谈起画像的事。”又《我与开明》:“我有半年多没有收取稿费,却在朋友沈从文家作客,过着闲适的生活。”又《灭亡》第七章:“她反而欢迎他常常到她的家里来作客。”
  
  《现汉》将“作客”与“做客”分开,其用意可以理解,是想让两者分工明确,但这种分工显然与语言实际是不一致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22: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异地经商也称“做客”
  
  项宗旺

  
  “作客”比“做客”出现得早。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敦煌曲子词《长相思》三首之三:“作客在江西,得病卧毫厘。还往观消息,看看似别离。”两例中“作客”都指寓居异地。隋唐时期,“作客”是没有写作“做客”的。
  
  后来,“作客”引申出在异地经商的意思,因为古人经商往往离别家乡远走异地。如《拍案惊奇》卷四:“专一走川、陕,作客贩货,大得利息。”在这一义项上,“作客”有写作“做客”的。如《古今小说》卷一:“父亲叫蒋世泽,从小熟走广东做客买卖。”《水浒传》第十七回:“本处一个财主,将五千贯钱,叫小人来山东做客,不想折了本,回乡不得。”“做客”的这种用法出现于元明时期。
  
  虽然现在用“作客”或“做客”表示“异地经商”的用法已不复存在,但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作客”和“做客”其实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22: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做”本是同根生
  
  曹晓燕

  
  《现汉》中的“作客”与“做客”,其中“作”和“做”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都指“充当、当成”,区别在于《现汉》中“作客”的“客”与“做客”的“客”其实是两个“客”。
  
  《现汉》解释“客”:
  
  1.客人(跟“主”相对):宾~|家里来~了;2.寄居或迁居外地的(人):~居|作~他乡。
  
  显然,《现汉》认为“作客”的“客”只解释为“寄居或迁居外地的人”,而“做客”的“客”只解释为“客人”。然而,这种观点是生硬的,强行划分的。
  
  从文字史上看,“作”先出,“做”后起。明代字书《正字通》认为:“做,俗‘作’字。”王力先生则认为“做”是“作”的分化字,即“做”分担了“作”的部分职能。如今,在表示支配具体事物的行动时,确实应用“做”而不用“作”,如“做一个凳子”“做一件衣服”等。但是,在“充当、当成”这一义项上,两者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界限。就拿《现汉》举例,就既有“作保”(当保人),又有“做媒”(当媒人),既有“作陪”(当陪客),又有“做东”(当东道主),等等。
  
  既然都是“充当、当成”,“作客”和“做客”的“客”就都可以两解。本来“作”“做”的分化就不彻底,如此硬性区分,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徒增混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ㄣ烟雨风云缘 ( 湘ICP备13004676号-2

GMT+8, 2024-4-24 03:44 , Processed in 0.046828 second(s), 20 queries .

以天地为丹青,風雲为笔墨,我们在有生之年共行!当年华老去,这里还有记忆留存……

© 2009-2020

广州入户 达穗人力资源(广州)有限公司 达穗建筑咨询(广州)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